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上海篇章
“起立,老师好!”这是我们学生时代最熟悉的问候。老师们用无私的爱心、辛勤的汗水,为我们点燃知识的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今天起,我们将通过一组系列报道,聚焦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致敬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园丁。
2025-09-09
9月8日上午,徐汇区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暨区教育系统干部人才工作推进会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徐汇分校举行。座谈会将节日庆祝、先进表彰与工作推进相结合,通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务实举措庆祝节日,全面推动区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9-10
9月9日上午,“启智润心凝师魂 守正创新向未来”嘉定区教育系统庆祝第41个教师节主题活动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嘉定区委副书记吴杰,嘉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骏,嘉定区副区长王超,嘉定区政协副主席乐跃明,嘉定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田晓余,嘉定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局长管文洁出席活动。
2025-09-10
​在奉贤,就有这样一群教育工作者:60余位班主任坚守岗位超过30年,其中年限最长的已达37载;更有200多位老师担任班主任超过20年。他们在讲台上度过青春,用日复一日的早出晚归,勾勒出教育最本真的模样。
2025-09-10
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9月9日上午,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李政走进香山小学、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亲切看望慰问一线教师,向大家提前送上节日祝福,并表达崇高敬意。
2025-09-09
行政事务千头万绪,校园管理责任在肩,但他始终不曾忘记自己首先是一名教师。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周飞,用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诠释着“课比天大”的朴素信仰。在他看来,校长的精彩、教师的幸福,归根结底,都在那一声“起立”之后、师生目光交汇的方寸天地里。今天的“起立,老师好”系列,一起关注周飞的讲台故事。
2025-09-10
9月9日,普陀区举行庆祝第41个教师节主题活动。活动现场表彰了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2025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2024年度正高级教师、新时代普陀教育十佳“未来之星”代表。
2025-09-10
感念师恩!祝最可敬的老师们,节日快乐~
2025-09-10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9月9日,2025年静安区教育系统庆祝第41个教师节主题活动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静安区副区长龙婉丽出席活动并致辞,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基层学校党政领导、优秀教师、新教师代表等300余人出席会议。
2025-09-10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长宁区委书记张伟来到区少年宫,亲切慰问长宁优秀教师代表,并向辛勤工作在全区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职员工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与崇高的敬意。
2025-09-09
9月9日下午,“弘扬教育家精神 奋进教育强区建设”长宁区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在区少年宫举行。
2025-09-10
2024学年,捷报频传!青浦又一批优秀教师荣获市级及以上荣誉,快来一起看看,为你身边的良师益友点赞喝彩。有没有你熟悉的名字?
2025-09-09
9月8日,市教卫工作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暨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中央和市委有关会议精神,总结市教卫工作党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运用好学习教育成果和经验,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为上海教育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2025-09-10
2023年,在第39个教师节前夕,习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强调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无疑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原创
2025-09-10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时代问题,大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系统谋划教师队伍建设的前进方向,提出一系列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高校教师队伍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效果。
原创
2025-09-10
回望历史,才能更好地阔步前行;立足区域,才能更好地赓续教育文脉。教育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家精神是引领我们走向教育强国的思想之光。教育家及其精神,不仅仅是远远地存在,更应该结合区域教育文化落地生根,从而激发蓬勃的生命力。
原创
2025-09-10
​教育家精神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专业素养、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更关系到亿万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推进新时代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加需要践行教育家精神。
原创
2025-09-10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育职业操守的基本准则,也是体现教师行为边界的内在要求。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性,并详细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大背景下,教育家精神成为引领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指路人”,广大教师要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自信自强、踔厉奋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原创
2025-09-1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应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和品位的“大先生”,并提出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起到示范作用。教育家精神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是教师不断前行的动力,它要求教师坚守教育初心,践行育人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教育家精神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原创
2025-09-10
飞速发展的时代,教书育人的新问题也自然纷至沓来,有时会听到这样的自嘲:“我一个小老师,能怎么样呢?”似乎在老师前面加上一个“小”字,就可以成为安慰自己逃避问题的挡箭牌。
原创
2025-09-10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打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筑梦人”的高度,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扎实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时代呼唤,更是促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指南。
原创
2025-09-10
新时代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培育涵养和引领激励,引导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对于大学教师而言,弘扬教育家精神是作为教育自觉的应有之义。
原创
2025-09-10
从“黑板+粉笔”到“AI+智慧课堂”,教学理念和方法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上海海事大学“港口起重机械”课程在十余年的建设与探索中,逐步实现了从传统教学到数字化、智能化的跨越,为全国工程类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经验。
原创
2025-09-10
8月31日18时,沪喀两地近300万师生同时通过电视及新媒体平台观看了沪喀合拍的新一季《公共安全教育第一课》(第十六季)。据统计,其中通过新媒体平台观看人次超过63万,点赞数超1500万,互动量达46万,收视效果为近年来最佳。
2025-09-10
9月9日上午,虹口区高质量教育建设大会暨虹口区第41个教师节庆祝活动举行。大会全面总结了虹口区教育综合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并面向未来发展发布了《虹口区加快建设新时代教育强区三年行动方案》。
2025-09-10
何为“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来自吉林大学的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教授(1958—2017)正是其中代表。在第41个教师节之际,教育部公布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共200个团队,其中上海有来自11所高校的团队入围。
2025-09-10
近日,上海师大校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本科新生报到季,5200余名本科新生满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期待,踏入校园开启人生新征程。
原创
2025-09-09
新学期,青海省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收到一批价值14万元的图书,而学校的梦想教室也即将投入使用。这些爱的礼物来自于千里之外的上海市大同中学副校长常途。
2025-09-09
在青海西宁,有一所特殊的学校: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这里97%的学生是藏族孩子,其中70%来自牧区。三年前,一位来自上海的老师不惧“长途”、勇担使命,踏上了这片高原。今年七月,他圆满完成援青任务,回到上海,但他心中依然牵挂着果洛的孩子们。他就是上海市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常途。
2025-09-09
本学期上海老年大学提供超过2.7万个学额,招生规模再创新高。金秋十月即将在沪举行的首届上海老年学习课程展正在积极筹备中,为老年教育提质扩容提供新动能。
原创
2025-09-09
这片曾因光照不足、收益不佳,而面临弃种困境的橡胶林下土地,如今迎来了蜕变:每亩年增收最高达10000元。这样的改变,源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邹军教授团队六年来的坚守。
原创
2025-09-09
“学在华理,铸就卓越”“欢迎你,新同学”的标语醒目亮眼,黄坡岭精神纪念碑、手性分子雕塑等标志性建筑的互动打卡点旁,新生与家长一起比心合影,定格美好瞬间……日前,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热闹非凡,4500余名来自五湖四海的本科新生入学报到,在这里启航青春。
原创
2025-09-09
9月8日的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校园里,传来阵阵香气与嘉宾的惊叹,点燃着师生们科学探索的热情。由上海科技馆主办的一平米博物馆“闻香识世界&AI调香实验室”暨奉贤区一平米博物馆项目在这里正式启动。活动以“闻香识世界”为主题,在新学期伊始展开了一场融合感官体验与科学探索的科普盛宴。
原创
2025-09-09
“那一天,忙碌的老花镜”、“那一天,您看见了我”……在人民广场地铁站的文化长廊,以“那一天”为主题的公益灯箱十分醒目,这一首首由申城学子创作的短诗,不仅真挚记录下师生间的感人瞬间,也为即将到来的第41个教师节送上了深深的祝福。
2025-09-09
如何更好地保护孩子们的眼睛?正值开学季,由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推出的《开学护眼第一课》一书昨天首发。该书系统梳理了“开学护眼第一课”公益项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希望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从“被动式”管理转向“主动护眼”。
2025-09-09
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9月8日下午,崇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原创
2025-09-09
“以前要跨半个上海去上课,现在国顺校区离家就两站路,太方便了!”家住杨浦区的王阿姨一边参观教室,一边开心地和同伴分享。昨天是上海老年大学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首日,老年朋友们踏入各区校园。新学期,老年大学增加了新校区,提供超过2.7万个学额,招生规模再创新高。
2025-09-09
9月8日,奉贤区“一平米博物馆”项目启动,以“闻香识世界”为主题的“一平米博物馆”以及AI调香实验室开馆。同时,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附属奉贤奉城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第一所附属中学。
2025-09-09
开学了,崇明区竖新小学的学生发现教室不一样了,教室的讲台不见了,多了一个学习驿站,教室里的课桌椅摆放也变了样,新的学期新的学习环境。9月1日开学第一天,数学老师张军早早布置好了他给孩子们准备的“学习驿站”——在教室的后方,有一个由两张桌椅组成的专属学习驿站区域,在这里,有为学生量身定制的分层学习资料。
2025-09-08
市公安局介绍,新学期的校门刚为你敞开,骗子们也悄悄盯上了校园——毕竟谁还没听过“开学季=诈骗高发季”的提醒?别觉得“我才不会上当”,现在的骗局早不是简单的“你中奖了”,它们藏在缴费通知里、藏在兼职群里,甚至装成“学长学姐”套近乎。今天这堂“反诈课”,带你拆穿那些专坑学生党的套路!
2025-09-08
这位从农村走出的教育工作者说,党的好政策让他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也希望通过教育改变更多人的命运。”现任上海市大同中学副校长的常途,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原创
2025-09-08
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招生进行中,带你了解学院专业!
2025-09-08
新学期,闵行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开通“校(园)长信箱”,全力打造覆盖全域、便捷高效的校家社沟通网络,让线上校(园)长信箱覆盖全域,确保线上沟通“零时差”,线下同时设置实体校(园)长信箱,让倾听“零距离”。
2025-09-08
5300余名新生怀揣梦想汇聚上财家园,正式开启数智时代新财经人才的成长征程。典礼后,校党委书记许涛以“上财,我的家”为主题,为全体新生讲授了书记第一堂思政课,通过多维立体的叙事形式,将家国情怀、时代使命与青年担当深刻融入新生入学教育。
原创
2025-09-08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上海坚持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抓阶段性突破,并将好经验、好做法以长效机制固化重构,不断把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5-09-08
上线仅三天,报名人数突破1600人,从19岁的学生到60岁的退休工人,这个班的学生年龄横跨40多岁。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学员甘愿冒着酷暑赶到上海开放大学“抢课”。本期“匠心学堂”为何如此引人瞩目?答案正是——人工智能。
原创
2025-09-08
上海开放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是上海开放大学直属学院,由原公共管理学院与原人文学院强强联合、整合重组而成,是学校当前教职工人数最多、学生规模最大的学院。
2025-09-08
在上海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中,虹口区犹如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生动诠释着“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的深厚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虹口正是以这样的自信与定力,承载历史、拥抱创新,在持续丰富的文化实践中,书写新时代城市人文新篇章。
2025-09-05
一种融合元宇宙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康复新模式正在上海成型,患者未来将可通过“四级康复网络”实现从三甲医院到社区、家庭的无缝衔接康复服务。
原创
2025-09-06
走进科普场馆,中福会“小先生”讲解团的小讲解员们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传播科学知识,从“参观者”成长为“讲解者”,为全国科普月注入青春活力。
2025-09-05
新闻网微信
人文行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