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⑤ | 让教育家精神助力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付晓

时间:2025-09-10 13:09:56

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近日,市教卫工作党委新闻中心(上海教育电视台)携手上海教育新闻网、东方教育时报、第一教育等媒体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系列说专栏,邀请大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结合所在领域、所在条线和自身经历,围绕“教育家精神”,阐释内涵意义,践行传承担当。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育职业操守的基本准则,也是体现教师行为边界的内在要求。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性,并详细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大背景下,教育家精神成为引领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指路人”,广大教师要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自信自强、踔厉奋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培育国家工匠的理想信念。“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作为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关注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当前,我国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是劳动者群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出来的良好职业道德与精神风貌,是劳动者职业韧性、创新精神、职业理想的高度融合。这与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要求高度契合。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师的匠心塑造以及德技并重的职业理想信念教育,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是重要的品质要求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以技胜人、以精为要、追求卓越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具体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是重要的教学内容。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培育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本质要素,体现了教师在职业教育中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加强职业教育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要将践行教育家精神制度化、体系化、常态化,纳入职业学校党建工作、学校建设规划、教师发展规划等,将提高教师的政治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政治标准的首要地位,确保教师队伍建设政治方向正确;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提高思政教学能力。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培育育人智慧。教师队伍能力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更是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教师必须持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技能和知识储备,以提高教育质量。面对不同背景的学生群体,教师需要具备因材施教的智慧,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学习能力,采用适合的教育方法精准施教。这种因材施教不仅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