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黄婕
时间:2025-09-10 13:03:51
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近日,市教卫工作党委新闻中心(上海教育电视台)携手上海教育新闻网、东方教育时报、第一教育等媒体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系列说专栏,邀请大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结合所在领域、所在条线和自身经历,围绕“教育家精神”,阐释内涵意义,践行传承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应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和品位的“大先生”,并提出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起到示范作用。教育家精神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是教师不断前行的动力,它要求教师坚守教育初心,践行育人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教育家精神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广大教师要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以教师之强夯实教育强国之基。同时,教育家精神还强调教师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学术造诣。
弘扬教育家精神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教育家精神强调教师应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卓越的育人智慧和坚定的躬耕态度,这些品质不仅能够激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追求卓越,还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弘扬教育家精神对于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通过弘扬教育家精神,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帮助他们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从而为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弘扬教育家精神有助于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教育家精神不仅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社会风尚。通过弘扬这种精神,可以增强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和认可,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
弘扬教育家精神还能够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家精神强调教师应具备仁爱之心、创新精神和文化传承能力,这些品质不仅有助于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步,还能使他们在面对教育改革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
弘扬教育家精神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在党的领导下,有效开展跨部门合作,形成合力,能从根本上破解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当新时代“大先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追求。这不仅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要求,更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贡献。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教师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弘扬教育家精神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通过多方面的协同合作,构建良好的教师发展生态,使教育家精神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推动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