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时间:2025-09-09 12:03:52
在青海西宁,有一所特殊的学校: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这里97%的学生是藏族孩子,其中70%来自牧区。三年前,一位来自上海的老师不惧“长途”、勇担使命,踏上了这片高原。今年七月,他圆满完成援青任务,回到上海,但他心中依然牵挂着果洛的孩子们。他就是上海市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常途。今天的“奋勇争先实干家”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曾经奋战在雪域高原的上海教育人。
新学期,在上海市大同中学的教室里,高二年级的同学们正通过屏幕与远在青海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初二年级的弟弟妹妹们,共上一堂“云端”AI智慧芯片设计课,而主讲人正是刚刚结束援青工作回到上海的常途。
屏幕那边,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的孩子们自信介绍他们的“红绿灯芯片设计”。屏幕这边,大同中学的同学们则展示了“智能饮水机芯片设计”;两地学生认真倾听、频频互动,互相点赞对方的设计思路。
课堂结束之后,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的孩子们也表达了对常途校长的思念。
面对这些曾在高原相伴成长的孩子们,常途眼中泛起泪光,沉默良久。
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正是常途三年援青付出最直接的见证。2022年7月,常途主动报名,成为上海市第五批“组团式”教育援青团队的领队,赶赴青海,担任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此外,他还主持青海省重点课题研究,探索民族团结教育新路径,并提出“四个结合”教学理念,让民族团结教育“有形有感”。2024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省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考察调研,了解深入推进教育工作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情况。现场为总书记介绍学校建设成果的正是常途。
带着这份初心和使命,常途带领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等多项荣誉。2025年高考,学校125名考生中有115人被本科录取,多名考生考入重点院校。
虽然常途已回到上海,但教育援助的脚步并未停下。新学期开学,他还协调资源,为果洛的孩子寄送14万元的图书和新生床品,并筹建“梦想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