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市西中学 方秀红
时间:2025-09-10 13:11:07
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近日,市教卫工作党委新闻中心(上海教育电视台)携手上海教育新闻网、东方教育时报、第一教育等媒体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系列说专栏,邀请大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结合所在领域、所在条线和自身经历,围绕“教育家精神”,阐释内涵意义,践行传承担当。
2023年,在第39个教师节前夕,习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强调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无疑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要求教师要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感;“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为人师表;“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实践要求。新时代要回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要探索、转变育人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发展活力,教师应好学力行,实践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情感底色,要追求爱岗敬业、爱生乐教、乐于奉献;“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社会担当,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文明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家精神揭示了教师的职责使命。好教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担负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要以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家精神描绘了新时代教师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育家精神回应了新时代人民对教育的期待。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经济转型升级,人民对优质教育迫切需求,对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家精神有助于广大教师铸魂立根,砥砺前行。
作为基层中学,要积极引导教师深入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内涵,以上海身边鲜活的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典型榜样为引领,学以致用,在投身学校整体推进因材施教、学术性高中创建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成为教育家精神的积极弘扬者、践行者。
对每一位教师个体来说,要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深刻感悟,体会精髓要义,汲取养分,提升境界,积极通过交流、研讨,促进教师学习、思考、提升、内化,争做于漪式好教师,争当大先生。
弘扬好教育家精神,也离不开宣传、引导、激励,善于通过读书体会、教育案例、优秀个人等评选,以评促建,树立榜样,弘扬先进,巩固践行教育家成果。对评出来的优秀读书体会、故事案例等通过交流分享方式加以宣传辐射;对先进个人加以表彰宣传,激励先进,影响带动更广大教师,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路明灯,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航向标。基层学校要坚持以之为引领,持续研究、创新推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策略路径,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