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可以预见,未来数年毕业生人数仍将居高不下,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会持续增大。
  面临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充分就业?上海动员各方力量、协同发力,确保就业服务不断线,暖心陪伴不停歇。本网特别推出专题,助力毕业生驶入“就业快车道”。
更多>
眼下正是“金九银十”求职旺季,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目前已推出283场特色服务活动。
应聘人员一般在35周岁以下,对于紧缺学科、高级职称、骨干教师等人员,在招聘时可适当放宽年龄条件,一般不超过40周岁。非上海户籍社会人员须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一年以上并在有效期内。
日前,教育部部署各地各高校于2025年9月至11月集中开展“金秋启航”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广泛汇集用人单位岗位资源,拓展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精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尽早实现就业。
​昨天上午,湖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场招聘活动(上海站)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此次招聘活动是湖南省“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行动的省外首站,当地511家用人单位带来了近1.8万个岗位。
又是一年秋招。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8月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8.9%。发言人解释,失业率在毕业季会出现季节性上升。2024年8月也是当年最高点,9月起逐步下降。但不可否认,当前就业仍面临多重压力。
更多>
面对传统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师资结构、价值引领、实践教学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上海财经大学翻译硕士(MTI)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培养成效显著,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大翻译”育人新格局。
随着今年秋季高校招聘会号角吹响,“博士生数量是否过剩”又一次成为热议话题。
在职业体验中,同学们走进不同的行业,体验不同职业的真实面貌,不仅打破了以往对某些职业的固有想象,更深刻认识到每份工作背后的社会责任与专业要求。
“连续几年,会计专业的就业率超九成,处于全校各专业前列。”10月11日,记者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获悉,会计专业持续保持高就业率,得益于“业财融合,重构学科专业逻辑”的育人新模式,这也将是学校以深度产教融合赋能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方向。
上海电机学院首批卓越工程师学院研究生已全面进入企业。目前,校企已共建导师团队,围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难题开展项目制学习研究,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真实研发任务,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