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程媛媛
时间:2025-10-13 12:16:10
本网讯(记者 程媛媛)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全球传播格局加速重塑的时代背景下,翻译教育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面对传统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师资结构、价值引领、实践教学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上海财经大学翻译硕士(MTI)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就业去向多为外交部、阿里国际、国家电网、字节跳动、安永等知名企业和机构,培养成效显著,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大翻译”育人新格局。
“教育是为未来进行布局”,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如是说。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上财外国语学院紧密对接国家国际传播战略需求,依托学校“数智新财经”发展定位,构建“财经+翻译+数智”三位一体的交叉学科体系,推动人才培养从传统文本翻译向以数字智能赋能、多模态传播驱动、经济话语构建为核心的“大翻译”模式转型升级。
学院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南方经贸合作,开设“国际组织与政策入门”“外宣翻译”“习近平经济思想外译与国际传播”等特色课程,创新中外校际联合教学模式,依托上财-塔林大学孔子学院,学院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外高层交流和多边合作提供专业语言服务,助力国家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学院还坚持“数智赋能,以用促学”,与行业企业共建YiCAT翻译教学管理平台,率先建成国内首个英汉财经平行语料库检索平台(SUFE Corpus)和上海财经大学英汉财经翻译引擎(SUFE Translate),为教学与研究提供强大的智能化支撑。依托该体系,学院建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双语平行语料库”和SUFE财经翻译大数据平台,系统开展中国经济话语和术语提炼、中华经济学术外译和传播、经济话语分析等研究。
为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学院前瞻性推出“大语言模型与AI翻译实践”“Python与金融文本处理”“技术写作与文档设计”“语料库与财经翻译前沿”等系列课程,构建“财经+翻译+数智”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推动财经翻译教育迈向智能化、精准化、国际化新阶段。
学院始终坚持“以研促教、以研育人”,形成了以财经翻译研究、跨学科翻译研究、中国经济思想海外传播研究为核心的学术方向。近年来,教师团队科研成果丰硕。学院推行项目驱动式学习,引导师生共同参与多项实践项目,形成“教学—科研—实践”一体的协同育人新生态,并通过连续举办四届财经翻译研究生论坛,显著提升科研育人成效。
此外还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与多家行业龙头签署合作协议,在课程共建、行业导师、实习基地等领域深度合作。师生团队多次承担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长三角国际论坛、道教国际论坛等重大国际活动语言服务任务,为国家级经贸与文化交流贡献“上财之声”。通过系列校企共建课程和双师课堂,学院不断完善“产教研用一体化”育人机制。
面向未来,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赵珂表示,学院将继续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立足“数智新财经”建设目标,拓宽翻译人才培养路径,深化“大翻译”育人布局,为构建中国经济的国际形象,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端财经翻译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