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考欣语|莫为浮云遮望眼 风物长宜放眼量

来源: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作者:思媛

时间:2025-07-11 13:01:20

随着小暑节气的到来,上海进入盛夏,骄阳似火。这几天,一部分考生的心情正如这天气,热烈而兴奋——今年高考的强基计划、上海市综评批次和零志愿的录取结果陆续公布,已经被这些批次录取的考生自然是兴奋的。

其实,从今年高考成绩发布开始,很多考生就处在兴奋而纠结的状态中。“兴奋”是因为考分令人满意,“纠结”是因为高水平大学招生计划的增量有限。在志愿酝酿阶段,不少考生在“看学校还是看专业” “去外省还是留上海”“冲综评还是保普通批次”之间纠结,忐忑的心情或将延续到尘埃落定的那一刻。

人生总是面临很多选择。对考生来说,一路走来都是在不停地选择,中考志愿的选择,进入高中阶段进行等级考选考科目的重要选择,以及高考志愿的选择。

从2021年开始,教育部就对高校专业的选考科目做了调整,对一些理、工、农、医专业明确提出“物化双选”要求;同时,高校也纷纷对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作出了调整。上海市还专门发布相关文件,要求高校加大对理、工、农、医专业的布局,强化对理、工、农、医的基础要求。为此,近三年上海绝大多数高校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学科专业调整,提高了理、工、农、医专业在学校专业布局中的整体比例及对应的招生规模,这些变化在一些理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中尤其明显。在今年高考的招生专业及计划布局中,就能明显看到上述专业结构和规模的调整。针对今年生源涨幅明显的情况,上海的本科招生计划也有显著增加,但绝大部分增量都向理、工、农、医等专业倾斜。

高校专业结构及招生规模的调整趋势,已经通过多种途径在考生就读高一年级时及时宣讲,各高中学校也对同学们做了相关的解释和引导。这是国家战略发展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考生在做选考科目选择的时候,应该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既然已经做了选择,就要坦然面对选择的结果。当前,如果因为选科而对录取结果不满意或者抱怨,真的大可不必。况且,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选择机会。即便在前面几个批次中没有获得结果,后面还有好几个批次的机会。更何况,上海的不少高校还开通了插班生、专升本等升学立交桥,另外,本科毕业也可以通过考研来拓宽人生的发展路径。因此,现在的结果并不是永恒不变的,今后的人生还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的巨轮才刚刚启航,未来有广阔的天地在等待着你们!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