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杨浦
时间:2021-10-22 09:54:32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上海市昆明学校在把握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整合校内外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做优”课后服务,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家长的满意度。
学校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工程再升级,本着“愿留尽留”的原则,在课后服务的时间安排上实行“基础服务时间+特色服务时间+延时服务时间”的三段式服务模式。在课后服务的内容上,结合“有恒”办学理念,架构“恒学、恒美、恒心、恒行、恒志”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在切实解决家长难题的同时,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了时间与空间。
恒学:坚持合作互助的学习
在基础服务时间,学校开展“学习加油站”活动,语数外等学科教师承担起作业指导、答疑解难的责任。教师还会及时对个别完成作业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同时,还有“赞多多”集赞、“校内完成作业章”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书写习惯。此外,“快乐大本营”活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形成互帮互学的积极氛围。
恒美:坚持向美而行的追求
在特色服务时间,学校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个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成长舞台,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张扬学生个性。
学校开设拓展类课程,如:“悦动”运动课程——我爱排球、玩转乒乓等;“灵动”艺术课程——摩登舞、软陶、合唱、Dance Rhyme舞韵等;“童创”创新课程——星空探索等;青少年公益课程——心理课程等。一二年级学生开展“快乐30分”拓展课程学习,包括《硬笔书法》《礼仪》《数学工坊》《人人学游泳》《生活中的科学》等。
学校还组建了“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文化类”四大版块社团,有3D打印、七彩软陶、戏剧、探索星空、绿色小伙伴、爱乐合唱、玩转篮球、棋海学艺、花样跳绳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走班上课。
恒心:保持健康阳光的心理
学校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指导等公益课程和“心语室”个别指导,注重沉浸式情绪体验,让学生学会心理调适,学会悦纳自己。结合学校全员导师制工作的推进,导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特殊需要关怀的学生开展谈心或心理疏导,化解学生紧张、焦虑的心理情绪。
恒行:坚持求真向善的行为
学校结合明德课程,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走进中华经典”读书征文活动,参加2021年“建党百年”杨浦区中小学绘画书法作品征集,开展“守规矩 习雅行 争免检”行规课堂、2021“星火”人文行走、劳动大比拼等活动。从入学适应、自理锻炼、自律养成、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厉行节俭、热爱劳动、诚信守法等多方面育心育人。
恒志:树立“强国有我”的志向
学校开展“红领巾讲英雄故事”宣讲活动、“永远跟党走”分年级诵演比赛、“听老党员讲红色故事”专题讲座、红色观影互动等活动,深挖红色教育资源的鲜活教材,引导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出情感、学出认同、学出向往,从小根植“强国有我”的理想。
下阶段,上海市昆明学校还将依托区妇联、团区委、区少体校、区少年宫、区少科站、江浦街道社区学校、共建单位校外活动资源,将课后服务内容有序延伸到校外基地和场馆,同时适度引入课后服务志愿者进校园。同时,学校将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自身特长,结合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段特点,利用“空中课堂”“专题教育网”等线上教育资源,着力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着力提升课后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