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时间:2025-11-07 13:51:45
“这段要加上老照片,再配首《时间都去哪儿了》……”68岁的刘奶奶带领“银龄数字传播队”,制作《老街记忆》等系列短视频,通过修复老照片、采访老居民,还原社区数十年变迁,引发居民广泛共鸣。
在宝山区老年大学,“党建引领、文化聚力、科技赋能、志愿先行”的老年教育服务生态,让银发群体在学习中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绽放光彩,为构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年友好型社会不断创新实践。

学员参加“宝山区老干部纪念抗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活动
以学正知,文化传承添活力
“现在,我们站在中共一大会议‘现场’……”元宇宙学习体验馆内,老年学员们佩戴VR设备,沉浸式“穿越”到1921年的上海石库门。75岁的陈奶奶入党50年,激动地说:“第一次这样‘亲历’党的诞生!”
宝山区老年大学构建了“总支—支部—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形成“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文化传承格局。学校依托红色资源,让学员沉浸式感受历史场景。学校开发的《红色文化VR体验课》,让红色历史可感可触。

智慧课程传承创新,虚拟技术还原红色场景
元宇宙学习体验馆引入了VR技术,构建了红色文化、非遗传承等沉浸式学习场景。剪纸课堂上,非遗传承人借助智慧投影,将剪纸细节放大呈现,“以前不敢剪,现在有这投影,还能反复看细节,我也敢大胆试试啦!”学员赵阿姨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在学校累计开展的15期非遗体验课程中,已有500余名学员参与创作,优秀作品在社区巡展中广受好评。古老的非遗艺术,在新科技的帮助下有了新活力。
以学会友,志愿服务显担当
清晨的社区广场上,65岁的王阿姨正手把手教张爷爷使用智能手机挂号。“以前排队大半天,现在线上操作真方便!”张爷爷感慨道。
王阿姨是“智慧助老”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一员。这支来自宝山区老年大学的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等服务。学校构建整合社会资源,为老年群体贡献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多元化平台。培养老年学员参与社会服务的专业能力,已累计培训志愿者300余人次。学校开发的《老年人数字生活实用手册》,已印制5000册,发放至社区老人手中。
淞沪抗战纪念馆内,62岁的龚阿姨带领“银龄历史讲解队”,声情并茂地讲述宝山抗战故事,让游客仿佛重回烽火岁月。学校开发“滨江人文行走”项目,组织老年学员作为“文化讲解员”,讲述宝山历史文化。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拓展了老年群体社会价值实现的路径,“听老人们讲述历史,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比看展板更生动、更震撼!”游客王女士这样感慨道。

学校开展社区”新春送福“活动
今年春节前夕的社区活动中心,72岁的李爷爷手持毛笔,在红纸上写下“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他身旁围满了社区居民,大家纷纷赞叹:“这字写得真有精神!”李爷爷是宝山区老年大学书法班的学员。学校组织书法爱好者们深入社区,为居民挥毫书写春联,传递新春祝福,活动累计赠送春联2000余副。一位收到春联的老人动情地说:“这些春联字迹隽永,更饱含着浓浓的敬老之情,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以学增能,银龄生活绽光彩
“以前要坐公交去市区上课,现在家门口就能学!”68岁的周阿姨在社区教学点上古典身韵课,感到十分方便。
在宝山区老年大学,通过“校园—社区—网络”三级学习体系的构建、智慧教室的升级以及特色课程的开设,老年人实现了“抬脚进课堂,手机学技能”,近年来老年教育覆盖率逐年提升。学校推进校园、社区和网络空间升级,打造智慧教室、设立教学点和开发微信小程序,实现老年教育资源的线上线下融合共享。
学校开展的丰富活动,提升了老年学员的社会参与能力与自我价值认同。“看我们老姐妹的旗袍秀!”在社区文艺汇演中,老年大学时装队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这支由40名学员组成的队伍,在上海市老年教育艺术节展演中获得一等奖,节目参加央视展播。 此外,舞蹈队、合唱团等团体也在各类市级比赛中屡获佳绩。这些艺术团队活跃在各类舞台上,用艺术诠释“夕阳无限好”。

学校老年教育教学成果展
在2024年教学成果展上,200余名学员现场展示剪纸、书法等才艺,吸引千余名市民参观。书法班张爷爷的楷书作品还被选为社区文化墙设计稿,他感慨道:“在这里,我找到了人生的‘第二春’!”

宝山区老年大学重阳节义诊咨询
如今,宝山区老年大学的“行知学”模式已成为文明敬老的标杆,让老人们在“学”中收获快乐,在“行”中实现价值,为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注入温暖力量。
【相关链接】
2025年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公布
上海教育系统3个集体和2名个人入选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激励和动员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参与为老服务,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工作的通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决定授予1290个集体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授予1990名个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上海教育系统3个集体、2名个人入选。一起来看→
全国“敬老文明号”上海教育系统入选集体
静安区业余大学
普陀区老年大学
宝山区业余大学(宝山区老年大学)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上海教育系统入选个人
廖学兵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退休)
薛 梅 (女) 金山区老年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