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旋律 时代华章:上师大美育课堂走进五大新城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尚诗轩

时间:2025-11-07 10:48:58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上海师范大学“美育大课堂”于近期献上了两场精彩纷呈的音乐会。活动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音乐学院承办,音乐会以“美育之光·国韵流芳”“经典留声·烽火交响”为主题,充分发挥师范大学的文化引领与育人功能,将高水平的专业舞台从校园延伸至新城,让音乐艺术惠及更广大市民群体。

两场音乐会不仅是铭记历史、牢记初心使命的文化献礼,更是上海师范大学对接上海城市发展战略,主动服务上海“五大新城”建设、辐射优质美育资源、夯实基础教育师培基石、拓展学生艺术实践平台的生动实践。

第一场“美育之光·国韵流芳”民族器乐专场音乐会于2025年10月17日在嘉定保利剧院奏响。演出在气势恢宏的古筝重奏《黄河》中拉开帷幕。领奏庞星与玉兰筝团、钢琴协奏王亦杭的激昂演绎,瞬间将观众带入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紧接着,二胡齐奏以万马奔腾之势,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吴旭东与学生们演奏的《战马奔腾》赢得了满堂喝彩。

音乐会特别设置民族器乐知识微课环节。深入浅出的讲解与演示,将二胡、笛子、琵琶、打击乐等民族乐器的千年故事与文化精髓娓娓道来。这种沉浸式的美育体验,为未来在中小学课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示范,彰显我校培养美育师资、涵养青少年文化自信的教育初心。

随后,音乐会步入华彩篇章,一系列精心编排的乐曲接连登场。琵琶协奏曲《云想·花想》在音乐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康沈延的指尖流转间,勾勒出盛唐气象的唯美意境,其与指挥姚申申执棒的上海师范大学民族管弦乐团默契协作,将古典诗意与现代音乐语言完美融合。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李敏以一曲《一杯美酒》精彩亮相,婉转清亮的歌喉配以乐团灵动多彩的演奏,仿佛为观众斟满了浓郁芬芳的新疆风情,令人沉醉。二胡协奏曲《楚颂》掀起另一个情感高潮,音乐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万梓卿以精湛的琴艺将楚汉相争的悲壮与霸王别姬的凄婉刻画得入木三分,弓弦之间尽显英雄气魄与儿女情长。青年教师牛启梦献唱《天路》,恢宏温暖的声线唱出了雪域高原的壮丽及对幸福的期盼。民族管弦乐《龙跃东方》在青年教师荣辰初的领奏下,以雷霆万钧之势奏响新时代的奋进号角。

压轴表演是上海师范大学民族管弦乐团演绎的《金蛇狂舞》。这首聂耳先生的传世经典,以明快昂扬的节奏与喜庆祥和的氛围,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也为整场“美育之光·国韵流芳”的音乐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而精彩的终止符。

第二场“经典留声·烽火交响”音乐会于2025年10月29日在上海临港演艺中心隆重上演。音乐会由上海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上海师范大学行知合唱团及声乐系歌唱家联袂呈现,精心遴选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四部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以音乐串联起从抗战烽火到新中国建设,再到革命精神传承的壮阔历程。演出在气势磅礴的交响序曲《红旗颂》中拉开帷幕。乐曲由吕其明创作,在乐队指挥石霄鹏的统领下,交响乐团师生以宏大的音乐结构与饱满的情感张力,迅速唤起全场观众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

随后呈现的是何占豪创作的交响诗《龙华塔》。作品在音乐语言上兼具深沉内省与戏剧张力,通过交响叙事手法,将听众的审美体验引向对革命历史的意象重构。乐曲不仅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更以“龙华千载仰高风,壮士身忘志未穷”的精神高度,在声部交汇中完成了对革命志士理想信念与献身精神的礼赞。

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组曲》选段,则以其鲜明的民族旋律和跃动的舞蹈节奏,生动刻画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的英勇形象与青春风采。作品巧妙融合西方交响手法与海南地方音乐元素,“快乐的女战士”“万泉河水”“娘子军操练”等脍炙人口的段落,让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旋律中流淌,在血液中赓续绵延。

音乐会终章为中华民族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该作由冼星海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此次声乐系主任周进华教授、校艺术中心主任殷为杰副教授,以及青年教师宋罡、赵丽丽联袂上海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与行知合唱团共同呈现。艺术家们以宏阔的音响结构与充沛的情感表现,完美诠释了这首交响合唱作品。从《黄河船夫曲》乐章中富于抗争性的节奏张力,到《保卫黄河》所迸发的集体声浪,声乐与器乐的戏剧性交织,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战历史中展现的不屈意志与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在场观众无不动容。

整场音乐会从《红旗颂》的建国礼赞,到《龙华塔》的英烈缅怀,再到《红色娘子军》的热血青春,最终汇聚于《黄河大合唱》的民族怒吼,形成了一条清晰而深刻的红色文脉。现场观众表示,在我校师生精湛的技艺和真挚的情感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先辈的热血,汲取了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上海师范大学通过“美育大课堂”这一品牌,成功探索了一条融“艺术实践、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基础教育赋能”于一体的美育新路。两场音乐会如同一幅流动的国乐长卷,用艺术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红色记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参演者都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从独奏、协奏到乐团合奏,音乐学院用“以演促教、以演促学”的模式,有效提升了未来艺术教师和表演人才的综合素养。未来,上海师范大学将继续坚守育人本位,深化美育综合改革,构建以审美素养与人文情怀为核心的高质量育人体系。

图文/尚诗轩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