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时间:2025-11-07 10:53:38
2025年11月4日至5日,一场跨越千里的教育之约在喀什大地温暖上演。沪喀高校学工部长论坛及系列教育协作活动在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及莎车县多所中小学举行,以“研讨+交流+实践”的多元模式,奏响了新时代教育援疆的动人乐章,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边疆绚丽绽放。
联盟启新程
打通学段壁垒,共筑思政“同心圆”
11月4日上午,“沪喀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联盟”在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揭牌,标志着沪喀教育协作进入深度融合的新阶段。这一创新举措,成功打通了从小学到大学各学段的思政教育壁垒,致力于打造“课程共建、师资共培、资源共享”的育人新格局。

“联盟的成立,就是要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每一个学段的学生心中都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彭宗祥院长在致辞中满怀信心地表示。上海教育援疆干部代表则指出,这是上海援疆从“硬支撑”向“软实力”深化的重要里程碑,将为喀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上海智慧”与“上海力量”。
论坛汇智囊
13校学工精英齐聚,干货满满“智”援边疆
11月4日下午,论坛进入高潮环节。来自沪喀两地的13所高校学工部长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思想碰撞、经验共享的“智慧盛宴”。上海理工大学带来的“1+X+N”思政育人平台和辅导员“送育管用”培养体系,展现了精细化育人的“上海方案”;喀什大学分享的“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则让与会者看到了边疆高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动人画卷;上海海事大学依托航海特色培育学生责任与视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将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一个个创新案例,一次次精彩分享,无不彰显着育人的温度与深度。

“上海的经验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副部长郝冬冬感慨道。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研)工部部长许德镇则呼吁:“让我们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让沪喀智慧持续激荡,共同进步!”
送教暖边疆
五校连心上“金课”,点亮学子眼中光
理论源于实践,更需回归实践。11月5日,一支由沪喀学工部长组成的“金牌讲师团”奔赴莎车县五所中小学,将一堂堂“走心”又“入心”的思政金课送到边疆学子身边。“教育如同一颗种子,它需要在实践的土壤中生长。”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部长顾金良感慨地说:“我们愿做桥梁,不仅让上海援疆的种子在喀什理工学院茁壮成长,更要将希望的绿荫延伸到每一所中小学校,让温暖滋养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在顾金良看来,沪喀教育人正以共同的使命与担当,携手谱写着一曲立德树人、民族团结的时代新篇。

在莎车县第七中学,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汪鹤老师以“沪喀同心,筑梦未来”为题,用生动的援疆故事点燃了孩子们对未来的向往;在米夏镇中学,上海电机学院张珂老师用“技能成才”的榜样,激起了学子们的奋斗豪情;在喀群乡中学,上海海事大学杨鸣老师讲述的“一个关于阿中”的故事,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悄然扎根。

“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们一样!”孩子们高举的小手、专注的眼神、认真的笔记,以及课后真挚的感言,成为了这系列“最美思政课”最动人的注脚。

携手向未来
教育援疆,是一场温暖而持久的精神接力
从东海之滨到天山南麓,教育的力量正跨越千山万水,在沪喀之间架起一座座连心桥。“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光芒,我们更加坚信,教育援疆是一场跨越山海的精神接力。”一位上海高校的学工部长动情地说。
此次论坛与送教活动,是沪喀教育协作的生动缩影,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未来,依托“沪喀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联盟”,两地将持续开展云端集体备课、思政教师培训、师生结对帮扶等深度合作。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也将与莎车县中小学建立长效机制,通过资源共享、研学互动、文化交流,让沪喀友谊之树常青。

主办方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