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时间:2025-11-01 20:01:00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15周年。在新一轮援疆工作中,一批又一批上海教育人满怀热情、接续奋斗,通过“输出”资源优势,助力喀什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从“输血帮扶”到“体系赋能”的教育援疆新路径,为边疆地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饱含民生温度与幸福厚度的“上海方案”。
九月的上海,阳光透过梧桐,洒下金色光斑。行李箱的滚轮碾过校门前的减速带,关于大学的故事徐徐展开。第一次从5000公里外的喀什来到上海,18岁的维吾尔族姑娘阿力亚·阿布都米吉提有一点激动,又有一点亲切,她说:“虽然是第一次来上海,但喀什六中是上海援建的,我对上海很向往,所以希望以后在上海财经大学能过一个充实的大学生活。”


阿力亚·阿布都米吉提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实验中学(喀什六中)毕业生 上海财经大学新生
日历翻回到15年前。2010年5月,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同年,新一轮援疆工作拉开序幕。上海与喀什地区开展对口支援,静安区、浦东新区、宝山区、闵行区与喀什地区的巴楚、莎车、叶城、泽普四县结对前行。在对口援疆工作中,教育始终被摆在优先位置。沪喀两地由此结下了一份跨越山海的教育情缘。


作为上海第七批援疆干部中的一员,平辉领命出发。初到喀什,从零开始,要做的事情有很多。秉持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上海援疆干部们开始了破局攻坚。


平辉 上海第七批援疆干部 时任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社会发展组组长
看“喀什所需”,尽“上海所能”。前不久,上海对口援建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实验中学凭借《制度创新释放办学活力——上海市教育援疆团队助力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践》案例,从全疆104个典型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自治区级最佳案例。







这不仅是对上海教育援疆团队十五载奋斗的肯定,更标志着“上海经验”转化为“喀什实践”,为边疆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上海方案”。这一成绩的背后,源自于上海的有力帮扶。



为了让教育援疆从“输血帮扶”向“体系赋能”转变,近年来,上海援疆团队在喀什六中展开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2020年,带着12000字的发展规划初稿,第二批“万名教师援藏援疆支教计划”上海援疆教师总领队周凤林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喀什六中。面对师资培训、课堂教学、学校规划,这三块短板,上海援疆团队逐一破局。






周凤林 第二批“万名教师援藏援疆支教计划”上海援疆教师总领队 时任喀什第六中学党委副书记 校长
以师资培训为例,喀什六中推出“玉兰工程”。当地教师第一次与上海教师同课异构、开展课题研究、课后思考。通过每月有主题、有任务的线上培训,来自上海的教育专家直接“带教”当地教师。





好教师成就好学校,好学校培养好学生,喀什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从喀什地区第一所高职院校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的组建,到第二所高职院校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办学,上海教育援疆推动喀什地区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持续扩容提质。




2023年9月,倾注沪喀两地心血的学校——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首个开学典礼。20多所沪上高校与喀什理工签订“以院包系”精准援建协议,通过调研形成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精选优势专业全过程对口支援帮扶。



彭宗祥 中组部第十一批上海市援喀什教育帮扶人才工作队队长 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院长
玉兰飘香昆仑畔。从2023年面向全疆招收6个专业,到今年面向全国24个省招收19个专业,喀什理工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背后,是上海竭尽所能、倾尽全力。




不仅全力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上海援疆团队还在喀什地区深入开展了不少教育实践的探索。
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的推动下,沪喀两地9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签订“2+1”共建协议,开创了上海高校思政教育“小组团”援疆新模式,构建“理论共研、课程共建、师资共育、成果共享”的长效机制,彰显上海高校服务教育援疆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作为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我中华文明之美”系列活动,通过多元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现喀什地区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抒发他们的家国情怀。




每个新学期伊始播出的《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成为新时代上海教育援疆一张亮丽新名片。沪喀两地联合调研、共同备课,合作拍摄,以政治高度、师生温度、安全厚度,守护喀什学子健康成长。




深入每一个家庭的“石榴籽小先生”计划,则鼓励孩子们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通过互教互学,不仅提升了学习成效,更在心中埋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出上海优势,助力喀什发展。
针对泽普县学前教育的发展痛点,上海依托援疆资金对全县幼儿园办学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为当地老师提供各类专业培训,切实提高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助力泽普县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认定。




在莎车县,一项针对教师能力提升的全新工程——高师工程于2025年正式启动,首批学员已经在上海完成培训,他们带着满满的学习成果,开始了在各自学校的创新实践。



利用同侪技术,叶城县中小学的课堂里,出现了万里之外的“上海老师”。两地老师同步授课,切实改变从教到学的每一个环节,让“未来学习多样态”,成为教育变革新动力。



在巴楚县的绿茵场上,伴随硬件设施和赛事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得以尽情挥洒汗水、追逐梦想。





海拉提·艾尼瓦尔 喀什地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喀什地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 局长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15周年。似海深情,凝聚民心民意;如山厚望,激发奋进动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双向赋能、同频共振,已成为沪喀两地的共识。


孟庆源 喀什地委副书记 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

周亚明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奔流不息的叶尔羌河,从喀喇昆仑山飞驰而下,滋养喀什两岸。在当地百姓心中,上海援疆,就是别样的“叶尔羌河”,河中流淌的是喀什的未来与希望。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关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的《教视新闻》
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六
首播18:00 重播20:40、2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