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时间:2025-10-28 16:04:30
10月26日,以“创新发展,共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为主题的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上海世界会客厅开幕。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蒋传海受邀出席开幕式,推介由该校牵头编制的“街区绿色设计国际标准”。该校还联合行业龙头企业主办“好房子与宜居城市”主题会议,发布多项科研成果并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以多维创新实践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在大会开幕式成果推介环节,蒋传海书记重点介绍了该校牵头研发的“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项目——街区绿色设计国际标准”。据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院长汪军现场解读,该标准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发起,华理联合国内外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龙头企业历时三年编制完成,是国际上首批聚焦街区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评估标准。
标准创新性构建“四维十一域”指标框架:以绿色环境、绿色设施、绿色治理及绿色技术应用为核心维度,融合ISO、联合国规范、欧盟标准、LEED及中国国标等全球主流标准核心要素,覆盖空间规划、生态环境、碳中和适应等11个关键领域,为城市街区绿色化改造提供可量化、可操作的评估工具。

当日下午,华理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华东建筑集团联合主办的“好房子与宜居城市”主题会议吸引300余位全球嘉宾参会。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区域办公室主任石垣和子、比利时前驻华大使奈斯等国际国内政要、专家齐聚黄浦江畔,共话住房公平与城市宜居建设。
校党委副书记沈海涛表示,华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为遵循,在绿色工艺、碳捕集利用、新型储能等领域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同时在绿色设计标准、城市更新等领域形成“科研-转化-实践” 闭环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副校长朱为宏以“绿色节能时尚”为题作主旨演讲,重点推介该校研发的光致变色玻璃——这种新材料可实现动态节能调节,兼具建筑美学价值,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电动汽车等场景,为低碳城市注入科技动能。

在创新成果发布环节,由华理参与编制的《街区绿色设计国际标准》与研发的《新型光致变色玻璃》成功入选上海城市更新与住房建设重点成果,与《石墨烯绝热不燃板》《建筑能碳双控设计解决方案》等10项成果集中亮相,展现绿色设计与低碳技术的最新突破。该环节由该校参与式社区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安大地主持,朱为宏院士与上海市住建委副主任韦冬等共同发布成果。
此外,三场圆桌论坛围绕“未来城市与技术创新”“好房子与高品质生活”“完整社区与有机更新”展开深度研讨。其中华理发起的“未来城市与技术创新”论坛尤为引人注目,自然资源部原司长苗前军、联合国人居署SDG Cities项目负责人马提诺・马拉格利亚等嘉宾,聚焦AI与绿色技术融合应用,为城市规划提供跨界思路。

会上,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章彰代表学校,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华东建筑集团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在人才联合培养、技术协同转化等领域深化合作,标志着华理科技成果落地通道进一步打通。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沈海涛、文科处副处长林梅见证签约。
此次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动彰显了高校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中的枢纽作用。华东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持续深化跨学科研究与校地企合作,推动更多绿色技术、智能材料从实验室走向城市实践,为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贡献更多“华理力量”。
记者 刘时玉
学校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