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时间:2025-10-24 09:48:38
在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为积极响应“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的殷切嘱托,近日,在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上海市虹口区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实践中心联合上海教育电视台启动“‘碳’索新时尚,绿动少年行”青少年科创实践成长计划的研学活动。来自虹口辖区内中小学的学子,沿着三条精心设计的研学路线,深入探访多个特色低碳场景,从理论认知者转变为绿色生活的亲历者与设计者。
本次研学路线的起点选择寓意深刻。小学组与初中组从虹口区瑞虹新城板块出发,亲身体验智能感应、AI识别与积分奖励系统如何让垃圾分类变得便捷有趣,理解“低碳生活新时尚”在社区中的智慧落地。高中组则从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启程,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的重要回信精神,从思想源头汲取力量,为后续的前沿科技探访奠定坚实的信念基础。



小学组
趣味体验中播种低碳种子
小学组同学们在趣味体验中播种绿色种子。他们走进上海市民办尚外外国语小学,在充满生态智慧的校园中开启一段有趣的探索之旅。在校园生态池塘边,同学们认真观察并了解池塘的生态过滤系统,认识水生植物、微生物与砂石层如何协同作用,实现水体的自然净化。随后,他们走进“一平米工程馆”,聆听来自上海市民办尚外外国语小学的小小讲解员介绍城市二元水循环系统。行程的最后一站是上海碳秘馆。在这里,从废弃物再生的创意产品到需要骑行发电才能制作的“零碳咖啡”,各种互动体验将抽象的低碳知识化为生动实践,让绿色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深植于孩子们心间。






初中组
探究科技赋能下的减排实践
初中组的同学们深入探究科技赋能下的减排实践。他们首先走进“长江11号”主题邮局,这里通过巨幅“长江流域全图”和11块实时联动的沿江小屏幕,生动展示了如何利用科技手段监测与呈现长江生态,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信息技术在流域环境保护中的纽带作用。随后在和平公园自然中心,同学们在自然补丁工作室的专业团队带领下分析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绿肺”在固碳释氧、调节微气候方面的具体贡献,形成了对绿色技术推广的独到见解。






高中组
前沿科技与系统思维的碰撞
高中组同学们在前沿科技与系统思维的碰撞中收获新知。从市民驿站启程后,他们首先参访位于百空间永兴仓库的上海傲必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在由旧仓库改造的办公空间中深入了解循环经济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实践应用。展厅内各类由回收物料经环保工艺重塑而成的可持续材料,从建筑饰板到创新面料,都在保留原始质感的同时通过创新工艺焕发新生。随后在位于北科创生物技术产业园内的天工开物实验室,同学们走进“无塑空间展厅”“微生物发酵车间”和“黑灯实验室”,深入了解合成生物学技术如何开发可降解生物基材。“黑灯实验室”的创新实践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展示了前沿科技解决环境问题的潜力,更彰显了上海拥抱绿色创新、支持可持续产业的决心与行动力。






此次分学段研学活动,是虹口区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青少年科创实践的生动诠释。从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到锻造初中生的技术思维,再到激发高中生的系统创新力,虹口区正一步步引导青少年走近低碳智慧,为他们成为未来绿色发展的中坚力量奠定基础。这场“碳”索之旅,不仅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更为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区典范蓝图,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