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协作体2025年会圆满举办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颜惠芳 尚诗轩

时间:2025-10-22 13:21:12

10月17日-18日,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协作体2025年学术圆满举办。年会聚焦“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培养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主题,通过案例征集、主旨报告、七个分论坛、五个前沿参与工作坊等形式,就教师培训的前沿理论研究、改革实践新探索、AI时代教师发展新趋势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为教师培训事业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借鉴、建议和思路。

会上,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协作体常务副秘书长闫寒冰院长宣读《赋能教师,智创未来:AI时代的教师培训协同创新倡议》。该倡议以“共建、共享、共研”为核心,确立AI时代教师培训的价值坐标、资源标准和行动路径,旨在凝聚政产学研各方智慧,打造开放、健康、可持续的全国教师培训新生态,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持久动能。

同时,年会共收到来自全国19个省市、142家单位提交的172个教师培训实践案例,涵盖“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培训研究”“人工智能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与创新”等十大主题。经过协作体专家评审组的严格遴选,共有39个案例被收录入《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协作体2025年学术年会优秀案例集》,部分案例在年会论坛作交流分享。

此次年会由中国教育学会、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办。教师培训者协作体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负责人,各成员单位代表,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幼儿园、高校的教师约300人参会。

开幕式上,据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介绍,建校71年来,上海师大已累计向上海和全国输送数以万计的优秀教师与教育管理者。面对教育数字化浪潮,学校自主研发并发布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师教育实践实训大模型MetaClass系统,着力破解师范生培养与教师培训中的实践难题;率先提出面向未来卓越教师的“五大素养”,并构建了与之配套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师伦理学》等新型课程群,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卓越教师成长支持体系,开辟了“数智赋能教师发展”新路径,为教师培训这道“必答题”提交出一份优异的“上师大答卷”。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翟博指出过去一年,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协作体各成员单位携手共建共享,在培训资源、前沿研究和典型经验推广上取得显著成效,凝聚力与影响力持续提升。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协作体如何发挥更大更好的引领作用,翟博现场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推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二是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化教师培训改革;三是要在深入研究上作表率,发挥教师培训者协作体的专业影响力。

在主旨报告阶段,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作“智能时代与实践取向的研究者”主旨报告。他指出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需要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实践取向研究者”,即“专家型教师”,以适应深化课改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作“AI ERA:一个教育管理者的思考”主旨报告。面向2050,她呼吁以“两大原则”——保障终身优质教育权利和强化教育公共属性——为锚点,提前布局四类关键人才:管理AI者、效率思维者、闲暇管理者和面对未知者,以教育的多样性拥抱社会的不可预见性。她倡议全社会共同拥抱人工智能,以“强师—强教—强国”为确定性路径,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用今天的教育创造明天的未来。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院长闫寒冰教授作“学习革命,从教师培训开始——迈向AI时代的育人新范式”主旨报告。她指出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为教师培训打开“大规模因材施教”窗口的同时,也带来学术伦理、思维退化等“双刃剑”风险。她提出“素养导向、精准研训”五大实施路径,推动教师从“工具使用者”跃升为“AI协同创新者”,率先实现学习革命,为智慧教育树立新范式。

年会设立七个分论坛,5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教育家精神的当代实践与创新”“全球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新图景”“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体系建设”“数智赋能教师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教师教育现代化的上海实践”“教师培训实践案例分享(基础教育专场和高等教育专场)”六大主题,从理念、技术、制度、区域经验四个维度展开深度对话,系统梳理并共享了教师培训创新的最新成果与可复制路径。

年会设置五个前沿参与式工作坊,聚焦“基于AI赋能的PBL(项目式学习)教师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如何设计教师培训课程”“教师培训评估的理论与模型”“新时代教师培训破局与重构:问题·挑战·对策的共创探索之旅”“基于教师培训师能力结构的培训课程设计”等五个主题。工作坊通过实操性演练,以沉浸式互动与案例研讨为特色,聚焦教师培训中的关键难点与创新实践,有效促进了培训者行动共识的凝聚与专业能力的提升。

此次年会为教师培训者学习、交流与研讨搭建了专业的学术平台。在题为“‘AI+X’驱动的教师培养新生态探索与研究”的分论坛现场,来自上海市宜川中学附属学校的游晓洁在校从事师资培训工作,也尝试利用AI赋能该工作,但遇到了不少困难。“来到年会,我希望能从这些已有的专业研究、优秀案例、实践探索中汲取智慧与经验,运用到后续我们自己学校的师资培训中。”游晓洁说。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陕西省教师教育指导中心主任葛文双副教授在聆听完主旨报告后,也深有感触:“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者,我深切体会到当前基础教育正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一线教师亟需构建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循证研究取向的教研能力,这不仅要求教师掌握新技术,更要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进行深度变革。”

10月18日,大会闭幕。现场,上海师范大学向下一届年会举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交接了年会会旗。

记者 颜惠芳 通讯员 尚诗轩

学校供图

责任编辑:颜惠芳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