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记者 刘时玉 通讯员 李桥墩
时间:2025-10-14 11:02:17
近日,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落下帷幕,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粟瑜带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团队,凭借扎实的教学创新实践与鲜明的育人特色,斩获新文科副高组二等奖。这份国家级荣誉的背后,是他深耕法学教育十余载,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破解教学痛点、凝聚团队力量、助力学生成长的生动实践。
聚焦“三大痛点”
打造“实用型”法学课堂
“粟老师的课特别‘能用’,学完就能看懂劳动合同里的门道。”这是学生对粟瑜课程的高频评价。任职以来,他的 “学评教”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秘诀在于精准把握学生需求与教学难点。通过对连续5届、近600名法学本科生的跟踪调研,粟瑜团队精准提炼出课程教学“吸收难、应用难、创新难”三大痛点,并从五大维度推进课堂系统性重塑。
为打破“法条与现实脱节”的壁垒,团队创新搭建“法工桥”——邀请工科教师走进课堂,详解智能时代“AI换人”的技术原理与行业趋势,让学生理解技术变革背后的劳动权益保护新课题;开设“虚拟仲裁庭”“云上谈判间”实战模块,模拟劳动争议案件审理、劳资协商等真实场景,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实操能力;推出“劳法先锋”“劳友记”特色环节,讲述民生法治先进人物故事,鼓励学生访谈校园保洁、食堂师傅等劳动者,在调研中深化对“法律守护民生”的认知。
教学创新的辐射效应持续显现。由该课程衍生的“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先后获批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连续多年入选智慧树网“混合式精品课程TOP100”,累计吸引全国862所高校、78.1万名学生选课,成为服务全国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优质教学资源。
“我的研究生导师王全兴教授,为我树立了‘关注弱势群体、注重长期积累’的学术坐标。”粟瑜坦言,恩师“法内论法更要法外论法”的治学理念,不仅奠定了他严谨务实的教学态度,更让他坚定了“以法学教育服务民生”的初心。
凝聚团队力量
书写“集体荣誉”答卷
“获奖证书上是我的名字,但每一个创新点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谈及获奖,粟瑜多次强调“集体支撑”的重要性。此次备赛过程,成为华东理工大学推动教学改革、建设新文科的缩影。
学校与法学院给予“全方位保障”:多次组织线上线下专题培训,邀请国内教学创新领域专家,针对课程设计逻辑、创新点提炼、汇报技巧等“一对一”指导;团队成员每周开展研讨,反复打磨教学方案,从教学案例选取到PPT呈现细节逐一优化;课程录制阶段,学生主动参与模拟课堂,不仅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还提出“增加行业案例库”“设计互动答题环节”等创新建议,成为教学完善的“智囊团”。
“备赛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次教学理念的集体升级。”粟瑜说,通过系统梳理过往教学经验,团队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课程体系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未来将进一步融入数字经济、平台用工等新议题。
除了深耕自身教学,粟瑜还以“教练”身份助力学生成长。在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平台经济中网约劳动的性质认定与权益保护研究”时,他坚持“责任+尊重”的指导理念:既从专业角度明确研究方向,避免学生走弯路,又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想法,鼓励他们深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群体调研。最终,该项目获评“优秀”,学生们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民生法治的理解。
点亮青春灯塔
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看到学生带着法治信仰走向社会,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作为法学院优秀班导师,粟瑜始终将学生成长放在首位。每到毕业季,他主讲的就业指导讲座场场爆满——针对学校理工科学生多、不少人进入化工制造、机械制造行业的特点,他专门解读行业特有的劳动法律风险,从“劳动合同签订注意事项”到“工伤认定流程”,内容实用、针对性强。
“未来还会增加租房法律常识、职场维权技巧等内容,帮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粟瑜透露,他正在整理学生反馈的高频问题,计划将讲座内容汇编成手册,让更多学生受益。
面对新生“如何找到专业兴趣”的困惑,他建议“不要过早定型”,鼓励学生通过旁听课程、参与案例研讨、跟随老师做课题等方式,逐步发现法学的魅力;针对“实务还是研究”的选择焦虑,他认为“无需急于抉择”,广泛的知识积累与实践探索,会自然指引方向。
“很多学生的焦虑,源于把‘长远目标’看得太重。”结合自身经历,粟瑜分享解压心得:“把大目标拆成一个个小任务,比如本周吃透一个法律条文、完成一次案例分析,每完成一项就会多一分踏实感,信心也会慢慢积累。”他还常提醒学生,法学学习要“接地气”,“数据标注工人的权益保障、灵活就业者的社会保障,这些现实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从课堂上的授课教师,到竞赛中的指导教练,再到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者,粟瑜以对法学教育的热爱与坚守,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他说:“能成为学生法治信仰的‘点燃者’,见证他们带着责任感走向社会,就是我作为教师最大的价值。”
记者 刘时玉 通讯员 李桥墩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