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AI变成孩子的“新普通话” 虹口发布“AI挑战计划”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新民晚报 马丹

时间:2025-10-13 09:48:05

“每月最后一个周六,我们全家一起玩AI,孩子教我用AI写故事,我教他用AI分析天气,这比看电视有意思多了!“虹口区一位家长在”虹口AI挑战计划”发布后兴奋地告诉记者。10月12日,虹口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和”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推进大会在虹口区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虹口AI挑战计划》,让人工智能教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大上”,而是真正融入了日常生活。

开设“每周AI一小时”课程

“我们不是要孩子都成为AI专家,而是让他们学会用AI思考,使AI变成孩子的新普通话。”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陈寅在会上解释道,不要让人工智能教育拘泥于枯燥的算法理论,要让AI体验融入真实的场景。这份计划提出“人人懂AI、处处用AI、终身学AI”的愿景,创新性地打造了“区级统筹、学校实施、家庭参与、社区支撑、企业助力、高校赋能”的“六位一体”协同模式,旨在打造全生命周期、全社会参与的AI教育新生态。

计划中,学校将开设“每周AI一小时”课程,建立AI课程超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家庭每月最后一个周六设为“家庭AI日”,开办多层次AI家长学堂;社区将建立AI科普站,特别组建“AI助导服务队”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企业将走进校园带来前沿案例,高校则将联合开发本土化AI读本。计划设定了明确的三年发展目标:全区中小学AI教育开课率达到100%,教师参与AI教学技能培训覆盖率达到100%,AI学习活动家庭参与率达到90%以上,主要社区基本建成AI服务站,目标培养上百名AI名师、上千名AI特长学生、上万个AI学习型家庭。

AI教育绝不能是技术论

“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绝不能进入为技术论,不能把引入智能工具等同于实现教育创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特殊教育与教学管理处处长黄伟在会上强调,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从来不是教会学生使用技术,而是要培养适应未来的人”。他指出,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智能时代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能与机器协同合作驾驭技术发展的时代新人。他提出要在“建好一门课程、用好一个平台、培育一支队伍、打造一批场景”四个方面重点突破。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则提醒,要避免“精准评价、精准推送、精准提供学习资源,最后实现精准的有分数”的误区。他认为,人工智能教育要超越将其简单视为教学工具的浅层应用,应聚焦素养导向,推动教学方式从知识传授向思维培养、能力构建、价值观塑造转变。

据介绍,作为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虹口区目前已开发教育智能体210个,近300名教师获得认证,已经形成了“学科需求与技术能力深度吻合”的精品学科智能体系群。本次AI挑战计划的发布将扩大教育探索的范围,从部分学校、学生的试点尝试扩大到全域的通识教育,是虹口区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的具体举措,也是发挥“双区”优势,探索未来教育形态的重要契机,期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虹口方案”。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