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疆”来——上海教育人在喀什理工“种梦想”

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时间:2025-10-01 20:01:00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对口支援喀什15周年。在援疆工作中,教育始终被摆在优先位置,一批又一批上海教育人接续奋斗,书写下了许多个“第一”。这其中,有一所新办高校的“成绩单”分外亮眼,它就是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今天的“教育筑梦·山海情深——新时代上海对口帮扶的教育答卷系列报道”就让我们走进喀什理工,走进在那“种梦想”的上海教育人。

新生、新学期、新学校,三个“新”的叠加,让顾金良这位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全新任命的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忙到“飞起”,各种工作接踵而至。

作为一所由上海援建的高校,喀什理工这几年的发展势头很猛,从2023年建校时招收6个专业,到今年19个专业面向全国24个省招生,在校学生数已经超过6000人。然而,学院现有的29名专职辅导员绝大多数是刚刚毕业两、三年的年轻人,此前也没有任何辅导员经验,组建一支专业的学生工作队伍迫在眉睫。为这些年轻的辅导员“补课”,也成了顾金良最近的头等大事。

鲁平 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

其实,在喀什理工,这样的“师徒带教”已经有了成熟的模式。近年来,以上海援疆教师队伍为核心,学院组建了科研、教学、管理三支团队,援疆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助力他们的成长成才。

上海的优质教育资源不仅通过援疆教师们带到了新疆,也通过融入式访学,让喀什理工的师生实地感受。今年3月,130名师生来到上海。学生按专业精准嵌入各个高校,与上海同学一起上课;教师则形成“观摩-交流-研讨”的学习闭环,听课取经、参与教研。15周的沉浸式学习,也在师生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师生们的梦想如何变为现实?强大的“上海后援团”,让这个问题有了答案。自创办以来,已经有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二十多所高校与喀什理工签订“以院包系”精准援建协议,通过调研形成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精选优势专业全过程对口支援帮扶。

强有力的后盾,让喀什理工的发展道路走得格外扎实。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4个“3+2”高本贯通试点专业正式“上新”,构建起覆盖电子信息、机械电气、土木工程等6个领域的专业体系,精准匹配喀什“十大产业”人才需求。融入式访学项目进入2.0阶段,1年在喀什理工,1年在上海高校的“1+1”模式正加速落地。即将毕业的首届学生,也得益于产教融合的育人新模式,对找到一份好工作,充满信心。

尹涛 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系学生

在喀什理工,上海援疆人种下的不只是种子,更是让种子自己生长的力量。伴随“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的正式启动,学院进入到了提质扩容的发展新阶段,2026年招生专业有望增至25个,在校生规模预计将突破8200人。

持续输出资源优势,上海对喀什理工的援建不遗余力,希望能为新疆培养更多厚植家国情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这个美丽校园“种梦想”的上海教育人,也将栽下一片同心林,希望不久的将来,它能桃李满园。

特派记者 任旗·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