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时间:2025-09-28 10:02:18
9月25日下午,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推进会暨静安学科项目化学习展示活动在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举行。会议以“学科为根·实践为脉·素养为魂”为主题,聚焦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区域推进与课堂实践,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区校经验分享、教学案例展示、专家微报告等多种形式,全面呈现上海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育人方式转型等方面的探索成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振峰、静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龙婉丽、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祝郁、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院长王洋等出席会议。
近年来,上海市教委将项目化学习作为推动义务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以学校活动项目、学科项目、跨学科项目为主要载体,探索通过项目化学习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教学新样态。2023年,市教委发布《关于实施项目化学习推动义务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2024年覆盖所有义务教育学校、2026年实现常态化实施”的总体目标;同时,要求将项目化学习全面融入课程实施体系,规定国家课程中每学期学科项目化学习课时不低于5%,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中比例不低于5%,推动学校通过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目前,我市已建成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项目化学习典型案例库,案例资源达9300多个,惠及16个区约14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进项目化学习以来,全市涌现出一批深化改革并产生示范效应的学校,形成以项目化学习推动素养培育和义务教育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落地的实践模式,为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贡献了“上海智慧”。
项目化学习是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我市已逐步形成以学科为基础、以素养为导向、以实践为主线的实施体系,有效激发了课堂活力,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创新意识的综合发展。各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协调统筹推进、分级分类研训等方式推进项目化学习,形成了区域的特色与亮点。例如,静安区将项目化学习作为推动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持续优化顶层设计、强化资源整合,通过开发概念锚点单、问题链设计单、学习支架单等工具,深化课堂实践。部分学校积极行动,已显现出常态化实施项目化学习的样态。“实践快闪”环节,来自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校长、教师代表们围绕项目化学习实施中的真实情境创设、表现性评价开展、教师引导、技术赋能、课时保障等关键问题作交流分享。
会议指出,我市义务教育阶段项目化学习已全面进入规模化、深层次推广的关键阶段,各区、各校要深刻认识项目化学习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要抓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这一契机,加强跨学科整合与探究式实践,进一步推进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科学类项目化学习实施,聚焦拓展广度和深度,实现每个学校、每个学科项目化学习全覆盖,学校探索形成学科、跨学科、活动项目化学习研究中心或研究小组。要将项目化学习与教学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并通过构建协同机制、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管理机制、保障课时与资源支持、分层培养教师能力、强化工具支持等方式,推动项目化学习走向常态化、深度化、系统化,为构建具有上海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注入新动能。
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各区教育局和区教育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各区中小学校长及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