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上海推动学校实施“无书面作业日”,小学这一天放学后做啥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解放日报 许沁

时间:2025-09-02 10:24:28

新学期,上海进一步推动学校实施“无书面作业日”,逐步建立“小学每周一天无作业日、初中每周一天无书面回家作业日”制度。无作业日是“放空日”吗?对于无作业日,孩子们怎么说?还有家长担心:“无作业日”回家后,孩子会无所事事吗?

记者发现,有的小学在无作业日当天,让学生把书包留在学校不带回家,“书包留校日”当晚开启亲子阅读时光,让家长看到陪伴的意义……新学期,小学生“无作业日”放学回家后可以做啥?

无作业日是“放空日”吗

开学第一天,普陀区沪太新村第一小学的创意涂鸦墙上承载着多彩期待。首日上午,学校发布了《我有一朵“七色花”》无作业日方案,将每周一设为无作业日。

沪太新村第一小学将每周一定为无作业日

当开学日遇到“无作业日”,给学生带来怎样的体验?学校无作业日方案设计了七个成长维度的实践活动——红色“博物馆奇妙夜”直播间,让学生通过云端探馆增长见识;橙色“家油站”,培养生活技能和家庭责任感;青色“新弄堂游戏”,于每周一18时30分至20时开放学校操场,配备游戏道具,并安排志愿者,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中锻炼身体;蓝色“家风书房”,通过亲子共读传承家庭文化;紫色“爱上中国美”,结合24节气开展非遗手工制作;绿色“健康小管家”,鼓励学生化身家庭营养师制定家庭一周菜谱;黄色“我的专属定制”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学生制作手工作品

为何选择周一作为“无作业日”?沪太新村第一小学校长俞芳说,双休日后的周一,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假日氛围中,学习状态尚未完全调整。“无作业日”能起到很好的过渡衔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多元活动中,逐步从休息状态转入学习状态。“每周一无作业,学校同时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成长选择。如果学生愿意参与的话,可以体验‘七色花’方案中任意活动,让成长充满色彩。”

“无作业日”学生怎么说

新学期,虹口区广中路小学的孩子们将收到一个文创包,每逢“无作业日”,不用背书包回家,可以带着“成长文创包”回家。

“无作业日不是学校的单向安排,而是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倾听他们的成长需求。”广中路小学大队辅导员孔雅静说。学校“无作业日”制度设计之初,各年级学生代表在“红领巾议事厅”围绕“无作业日怎样安排才合理”“无作业日能做些什么”等展开讨论。有的同学直言期待:“每周‘无作业日’,能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有学生顾虑:“如果‘无作业日’固定在一天,会不会导致当天的学科学习衔接受影响?”还有同学建议:“不如每周轮转不同日期,既能均衡安排时间,也不会扎堆影响某一门学科。”……学校倾听孩子们的意见,最终采纳“每周二、三、四循环安排无作业日”的建议,避免学业负担简单转移,让学生能更从容地规划时间。“从‘要我遵守’到‘我来设计’,孩子们感受到被尊重,也让‘无作业日’扎根于学生的真实需求。”广中路小学校长刘晔说。

沪太一小的无作业日方案,也是通过“红领巾议事会”充分听取学生和家长意见后形成的。收到反馈意见后,学校还进行了调整,针对回家后游戏空间可能不足等情况,学校每周一18时30分至20时向学生开放校园场地,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在志愿者看护下进行游戏活动。

新学期,校园新气象

“无作业日”会影响学习吗

部分家长担心:“无作业日,会影响成绩吗?”俞芳坦言,其实,“无作业日”方案重新定义了学习的概念——学习不只发生在课堂和作业本上,生活处处都是课堂。我们要的不是“没有作业”的形式,而是“让成长更全面”的本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生活技能、社交能力、文化素养、健康意识和个性特长,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学校还建立了《无作业日指南》发布机制,每月底通过学校公众号推出次月指南,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活动指引,包括家风好书推荐、博物馆探访预告、制作材料准备清单等。

在刘晔看来,“无作业日”给学生搭建了自主成长的多元空间。学校围绕“包罗万象”的主题,设计五大活动板块,还将为学生提供活动建议卡片,供学生自愿选择参与,如提供趣味心理游戏、亲子互动笑话,让学生与家人、伙伴的互动中放松心情;给出家庭体育项目建议和安全提示,引导学生坚持锻炼;教学生包馄饨、剥毛豆、炒菜等家务技能,鼓励做个生活小能手,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培养责任意识;结合校本课程设计简易的探究任务,通过科创探索活动让学生在家就能当“小科学家”;鼓励自主阅读,拓宽视野。

开学后的首个周二,广中路小学将迎来新学期首个“无作业日”,师生将开启研学活动,探访地标建筑,感受城市发展印记。“希望让‘无作业日’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成长日’。”刘晔说。

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关键让学生学会学习,发现自己,才能支持孩子在更广阔的学习成长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图片来源:受访学校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