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届中国MBA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沪落幕,创新驱动与商科协同成亮点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程媛媛

时间:2025-07-23 19:50:45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7月20日,2025第二十三届中国MBA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落幕。本届大赛历时五个月,吸引了来自全国98所院校的508支项目团队参与角逐,最终17支来自不同院校的队伍晋级总决赛。赛事以“AI+应用”为核心抓手,紧密结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MBA管理实践,充分彰显了商学院在创业教育领域的鲜明特色与丰硕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文宁表示,本届参赛项目显著体现了工科前沿技术与商科管理智慧的深度协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生动实践了“纵横交错,知行合一”的理念。他勉励参赛者以创新为引擎、市场为航标、社会责任为指引,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解决社会问题,贡献社会进步力量。

本届总决赛项目延续了“纵横交错”的传统,创新融合趋势更为突出。在技术与产业跨界融合方面,众多项目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医疗、农业、制造等传统领域的深度应用。大连理工大学的“一次性AI导航内窥镜”项目,通过结合一次性内窥镜技术与AI辅助诊断,有效应对医疗交叉感染问题并提升诊疗效率;华中科技大学的“智农慧眼”项目利用3D视觉识别与机器人技术,实现了果蔬采摘分拣的全流程自动化;天津大学和复旦大学的项目则分别在农作物智能监测治理和制造业标准化AI质检方面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工科硬核技术与商科市场洞察的协同发力成为另一显著特征。清华大学“清芯万物”项目团队汇聚多校精英,聚焦国产高端车规级芯片研发,突破国外垄断,并规划了多元市场应用场景;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灵芯智造”项目整合海内外研发资源,打造覆盖设计全流程的自动化平台,显著降本增效;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工业源VOCs的低碳减排”项目依托国家级实验室成果,为制造业提供兼具环保效益与商业潜力的绿色治理方案。这些项目充分展现了依托高校技术根基、兼具清晰商业逻辑与市场策略的优势。

参赛项目还紧密呼应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广泛覆盖大健康、双碳目标、银发经济等重点领域。同济大学致力于突破核酸药物递送关键技术瓶颈;厦门大学专注于服务银发群体的康复支具全产业链运营;中山大学敏锐捕捉空巢老人情感需求推出“AI家脉记忆舱”;中国科技大学则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创新的二氧化碳减排方案,体现了创新与社会需求的同频共振。

评委们从技术创新性、商业可行性、团队能力、市场前景等多维度对项目进行了深入点评,他们普遍赞赏项目对AI等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深度探索,精准把握了乡村振兴、银发经济、进口替代等政策机遇与市场风口。他们强调,在当前环境下,构建核心技术壁垒、聚焦效率提升与精准定位、将MBA知识体系与解决实际问题深度结合、注重技术应用与产品化落地,是实现可持续商业价值的关键。

最终,厦门大学放入康复支具全产业运营项目荣获金奖。总决赛现场还颁发了“优秀组织奖”与“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奖项。

学校供图

【相关链接】

中国MBA创业大赛自2002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23届,发展成为中国商学院最具影响力的创业赛事之一。累计吸引180余所商学院参与,孵化或催生了超过1200家创业企业,代表着中国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较高水平。作为拥有二十多年历史的品牌平台,大赛持续与时俱进,通过强化“课程”“导师”“资本对接”三大核心要素,构建起多层次的实训平台与多维度的互动生态。本届大赛将创业精英班(提供1300个名额)与赛事紧密结合,其6门实战课程获得学员高度认可;为进入复赛的55支团队配备投资人导师提供专业指导;并通过投资人见面会及总决赛前夕举办的“AI应用背景下的行业发展和创业机遇”主题论坛等活动,有效促进了院校、团队、投资人之间的深度交流与资源对接,助力创业者把握科技赋能机遇。


责任编辑:程媛媛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