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首推“励行国际计划”,16名受助学子在跨国研学中学习成长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夏汝卿 刘宇晨

时间:2025-07-14 12:01:01

2025年暑假,华东理工大学推出首届“励行国际计划”,资助16名优秀本科生赴新加坡开展研学实践,开启了一场融合顶尖学术、前沿产业与多元文化的海外研学实践之旅。这是该校拓展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的生动实践,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铺就了一条“人生首次跨国研学路”。

参访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

学术浸润与文化碰撞

打开全球视野之窗

“当踏入亚洲排名第一的大学,当走进世界前沿课堂,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课本里的‘世界’真的触手可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虹旭的感慨道出了16名学子的共同心声。这群学生中,有的来自国家重点帮扶地区,有的是家中首位大学生,有的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而“励行国际计划”让他们的跨国研学梦想照进现实。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为期一周的暑期学校为学子们打开了学术探索的新维度。国际知名教授以案例为引,围绕网络分析、社会调查研究、数据科学等前沿领域,系统讲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从问卷设计到数据建模层层剖析核心问题。

课堂上,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实践的结合被反复强调,鼓励学子跳出固有框架解决问题。法学院杨晓勇在与各国同学探讨法律调研方法时深有感触:“跨文化思维的碰撞让我明白,法治建设需要全球视野的滋养。”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研学实践

除了顶尖学府的课堂,新加坡的街巷地标也成为鲜活的“第二课堂”。学子们深度走访资源永续展览馆、城市规划馆、最高法院等机构,以及国家美术馆、小印度、牛车水等文化地标。

河南籍学生桑婷婷在资源永续展览馆看到废弃物再生装置后恍然大悟:“‘可持续发展’不再是书本上的名词,‘走出大山’是带着家乡的问题观察世界、寻求答案。”内蒙古学生白英则在小印度街巷中真切理解了“多元文化”的内涵:“英语、泰米尔语、闽南语的交谈声,让我看到千万种生活方式在同一片土地上共生共荣。”

校企携手与资助育人

搭建梦想腾飞之桥

如何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能拥有国际化视野?华东理工大学以社会奖学金项目为纽带,拓展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本次 “励行国际计划” 获得金龙鱼慈善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为学子搭建起跨国成长桥梁。

研学期间,学子们走进益海嘉里金龙鱼集团母公司——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与爱国华侨、集团董事长郭孔丰面对面交流。从马来西亚华人小店到全球粮油帝国,郭孔丰的创业历程让学子们深受触动。“要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既要有立足中国的根基,又要有放眼世界的格局。”他寄语学子培养“全球思维,本土行动”的能力,在把握中国市场独特性的同时对接国际标准。

与爱国华侨郭孔丰先生面对面交流后座谈

此外,集团人力资源总监Jeremy Tan展示的全球化企业人才需求标准,首席财务官Charles Loo剖析的跨国经营战略,让学子们深刻认识到跨文化适应力与快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这场跨国研学正是华理“发展型资助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不仅给予经济支持,更创造与世界对话的机会。商学院杨澜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参观后,结合专业知识分享绿色金融生态构建路径;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赵佳馨将“星耀樟宜”照片发给父母,让他们看到“山那边的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卢凯铭记校友的话:“出国不是为了离开家乡,而是为了回来时能看得更清楚。”

从云南山区到新加坡课堂,从山西窑洞到跨国企业实验室,16名学子的脚印印证着教育的温度。华东理工大学正以“励行国际计划”为起点,让更多优秀学子的全球视野不因经济条件受限,让每份卓越潜能在世界舞台绽放。

记者 刘时玉 通讯员 夏汝卿 刘宇晨

学校供图

责任编辑:刘时玉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