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不言:精益求精培育世界技能大赛冠军!这位职教老师用14年走出“桃李路”…… | 起立,老师好

来源: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作者:陈晗菲

时间:2025-09-12 09:38:11

“起立,老师好!”这是我们学生时代最熟悉的问候。老师们用无私的爱心、辛勤的汗水,为我们点燃知识的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我们将通过一组系列报道,聚焦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致敬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园丁。

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赛场上,差距往往藏在0.25分的细节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印刷实训中心教师李不言,一名深耕印刷实训14年的教师,用极致细节打磨学生技艺,用心中关爱守护学生心理。他带出世界冠军,也如他的姓名一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会学生如何当老师。

细节控

130多个评分点,最小分值仅0.25分,最大的也只有2分……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顶尖选手的比拼实则是细节的较量。

为优化“专色油墨调配”模块的清洁效率,李不言带领团队研究了整整一周。学生说,那一周的李老师就像着了魔,每天对着几块清洁布和瓶瓶罐罐“发呆”。

李不言笑着解释:“常人使用抹布把它攥成一团擦就可以了。选手需要把一块抹布对折两次以后在上面喷清洁剂,这样当中就会有两个缝隙,清洁时把扁平状的东西直接塞到两个缝隙当中、压住抹布,这样一抽就会干净了,还能反复使用。”

按“先清油墨多、后清油墨少”的次序操作,效率可以提升50%;提前对折抹布、喷淋清洁剂,能用足比赛前5分钟的准备时间,从而为正式比赛节省2-3分钟……这套被各国裁判称赞的“清洁标准”,如今已成为全国多所院校印刷实训的教学模板。

不过,“吹毛求疵”的李不言,有时也会故意给学生“挖坑”。比如要印100本书,他可能会在白纸里混有带瑕疵的纸张,用意就是考验学生在工作之前有没有检查材料的习惯:“‘我下次会注意的’,这种话往往我觉得都实现不了,这些东西只有融入你的日常,才不会出现‘我下一次怎么样’。”

心理战

李不言深知,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赛场上,较量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更是心理素质。

由于赛场是开放的,选手距离观众席有时只有一两米,曾有小朋友看得津津有味,忍不住要和选手聊天。但是,印刷机的速度非常快,每小时能生产12000张,选手稍有分神,几百张纸就印完了,一旦没有关注到其中产生的问题,就会与奖牌无缘。

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和赛场稳定性,他甚至率先突破自我的心理关——选择在学生面前跳舞,以此模拟突发干扰,锻炼他们专注应对压力的能力。

李不言坦言:“第一次采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我自己也思想斗争了好多天。那天我们去校外训练,我就偷偷背了一个蓝牙音响,在选手最需要专注的那段时间,我就突然开始放音乐跳舞了,就在他的设备旁边。他想,‘怎么老师成这样了?’果不其然,那天的工作干得一塌糊涂。”

李不言的学生顾俊杰代表中国摘获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金奖,实现了我国在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回忆起当年,顾俊杰说,自己之所以能以大比分领先,离不开李老师的“定心丸”:“经历了两天的高压,第三天是特别容易出现失误的。在第二天晚上,李老师来到我的房间,跟我聊了很久,那个时候没有谈任何的技术,就给我做心理的疏导,用经历、用故事或者用过来的人的经验。所以第三天我也稳扎稳打,最后以大比分领先夺得了这枚金牌。”

引路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李不言姓名的出处。在实训中心一干就是14年,担任三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国技术专家组组长、一届中国教练组组长,指导的学生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金、银、铜牌和优胜奖,助力我国该项目实现首个世赛奖项的“大满贯”;蝉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国家一类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金牌;累计获得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国家一类大赛)一等奖9个……十余年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坚守,不仅让他成为全国印刷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大咖”,更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桃李培育者”。

他的一些学生,也成为了全国出版印刷行业的“桃李”。学生朱修泉成为了宁波一所职业院校的老师,每当带自己的学生出去比赛,被裁判夸“规范又高效”时,他总能想起李老师当年教他们走纸时的样子:“他不是那种只教技术的老师,有时候更像带你把路走稳的一个人。当年教会我们的不只是怎么操作印刷设备、怎么去调墨,更是怎么当一个能够让学生有信心学、愿意学的老师。这可能是他对我最大的影响。

80后的李不言笑着说,面对如今的学生,自己有时会感受到“代沟”,但却可以把代沟变成桥梁,运用到教学中:“现在不太明白的蛮多的,他们看的这些新鲜的综艺、玩的这些什么卡片,我都不懂。我就会受到启发,比如卡片它是一种印刷品,我们就会把这个东西拿来上课用。跟学生的距离一拉近以后,在日常教学上的帮助是蛮大的。”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