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教育与传播文化协会
 反对“一刀切”式校园手机禁令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凌慧

时间:2025-07-10 10:43:36

智能手机已成为儿童和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被用于社交、娱乐、导航定位和学习。与此同时,为营造更安静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拥有更强的专注力、更好的学习表现、更深入的社会情感互动,社会上建议全面实行校园手机禁令的声音也在增多。

德国媒体教育与传播文化协会对全面实施校园手机禁令表示担忧,儿童和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校园智能手机使用不能简单一禁了之,而要基于教育学原理、儿童和青少年成长规律,以促进智能手机反思性、负责任使用为目标,制定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媒体使用监管措施。

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学生群体应积极参与制定数字媒体使用规则。这能培养学生民主行为能力,并提升学生在数字媒体使用中的责任感。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数字媒体的批判性和创造性使用应成为学生必修课,数据保护、数字沟通、信息能力、青少年媒体保护和媒体设计等主题应纳入课程体系。

完善学校人员配备。学校需要配备足够多的媒体教育专业人员,负责制定和实施媒体教育方案,并负责校内数字媒体使用规范等工作。

有针对性地培训教师。在数字空间中安全负责任地进行教学实践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教师培训有必要包括媒体教育学和媒体教学法。

制定情境化规则。学生智能手机使用场景并不局限在课堂上,还发生在课间活动、社交等差异化场景中。关于何时何地使用智能手机或不能使用智能手机,学校要与学生共同制定情境化规则,为学生社交互动提供自由空间。

促进包容性解决方案。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智能手机是重要的学习和辅助学习工具,允许在规定情境中使用智能手机,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加强家校协作。学校只有与学生家长加强合作,才能确保数字媒体使用策略的可持续性。学校要向学生家长宣传数字媒体的机遇和风险,与家长建立清晰的沟通、协商机制,建立责任共同体。

综合考虑不同学校情况。每所学校的情况不尽相同,在规范校园手机使用时,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由学生群体、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为学校量身定制校园手机使用规则。

德国媒体教育与传播文化协会呼吁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推动儿童和青少年负责任、自主、批判性和创造性地使用数字媒体。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