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可以预见,未来数年毕业生人数仍将居高不下,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会持续增大。
  面临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充分就业?上海动员各方力量、协同发力,确保就业服务不断线,暖心陪伴不停歇。本网特别推出专题,助力毕业生驶入“就业快车道”。
更多>
上海市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启动。随着同期举办的专场招聘会拉开帷幕,这场为期百天的就业保障攻坚战正式打响,为即将离校的高校毕业生求职保驾护航。
近日,本市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重点围绕促就业政策引领、就业指导与精准帮扶、就业创业赋能强化等推出29项具体举措。
比赛自2025年3月启动,延续首届高教组、职教组双组别模式,在原有“教学技能赛道”基础上,增设“咨询辅导赛道”,促进个性化咨询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吸引了全市48所高校教师广泛参与,全方位展现了上海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育人情怀
2025年,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有24.6万人,人数再创新高。为更好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青年人才扎根上海,近日,上海市教委等12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围绕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促就业政策引领、市场化岗位开发与服务提升等方面,推出了29项具体举措。
2025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5月22日召开。市委副书记朱忠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更多>
上海劳模学院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围绕劳模先进群的学历提升、技能强化与综合素质发展,创新“2+2+N”教育教学模式,努力走出一条劳模学历、技能、素质综合提升的新路。
华东理工大学数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25届本科毕业生吴袈铭成功签约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为大学时光书写了一份完整的成长答卷。
为期5天的上海高职院校“新媒体运营”“电商直播”学生就业能力岗前特训营落下帷幕,来自上海十所高职院校的80余名参训学员与资深培训讲师团队等齐聚一堂,共同为这场干货满满的学习之旅画上句号。
如何将产业洞见转化为育人实效?日前,在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举行的 “2025年临港新片区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论坛”上,来自高校、政府和产业界的300余位专家、学者聚焦AI时代产业变革与人才需求,探讨如何通过产教融合赋能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
去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虹口区政府推进上海人工智能(AI)产业领域基础性技能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探索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以专项职业能力形式开展基础性技能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库帕思科技公司以校企合作方式共同开展“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和“人工智能模型运用”两个专项职业能力项目开发和培训评价,至今累计已发证203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