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宜居 宜学 宜乐”幸福生活 绘人民城市“上海样本”

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时间:2025-01-18 20:30:00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理念已贯穿于上海城市发展的全过程。从解决群众宜居安居问题,到营造良好的终身学习氛围,再到提升公共空间优质服务水平,这些和百姓生活密不可分的方方面面,也成为了今年市人代会上人大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讲述着从调研中获得的数据,在今年人代会的专题审议上,市人大代表、上海开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孙慧带来了一份有关促进适老化家装产业发展的建议。

孙慧认为,适老化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系着产业发展。但目前适老化家装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服务不规范、产品单一等问题。对此,孙慧建议,可以联合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企业,共同制定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

宜居:打通服务“最后一米”让老年群体老有所“依”

不仅居住要符合老年需求,养老配套服务也得跟上。代表们也建议可以不断整合各方资源,探索设置社区“养老管家”,打通服务“最后一米”,通过建设“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用更加专业化、适老化、智能化的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的康养需求。

宜学:打造多元平台课程让终身学习覆盖全人群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正成为这座城市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新常态。以市民艺术夜校为例,2024年春季班创下了“73万人同时在线抢课”的新纪录。如何更好满足青年朋友旺盛的学习需求?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表示,今年市民艺术夜校将持续扩容,并将与同济大学、上海开放大学等7所沪上高校,围绕点位、师资开展合作,带来更多样的艺术供给。

不仅是对于“诗和远方”的热爱,在职员工深造技能、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等需求同样迫切。如何进一步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代表们也建议,既要紧跟时代发展聚焦新兴领域打造课程,也要通过建立大数据中心、研发智能大模型等方式,推动终身教育数智化转型。

宜乐:构建高品质公共空间不断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

共建人民城市,共享美好生活。目前,黄浦江两岸核心段公共空间已从过往的“工业锈带”蝶变成为市民、游客爱去、常去的“生活秀带”。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如何更进一步建设世界级滨水区,激发水岸新经济、新活力,来自相关领域的代表们也正在努力擘画未来的发展蓝图。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