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服务供给如何同人口变化相协调? 代表建议做好资源配置“加减法”
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时间:2025-01-16 20:05:00
人口是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如何深入研判人口规模结构变化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形成与人口分布相匹配、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布局,也在今年两会上引发代表们的热议。
通过两会前的调研走访,市人大代表陆靖今年带来了《关于加大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支持力度的建议》。他提到,近年来随着郊区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一批乡村小规模学校,在校学生数普遍在200人以下。而按照核定的师生比,配备的教师数量也相对较少。他建议,可以通过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联合共同体,发挥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统筹和辐射作用。
当下,部分地区教育供给紧张与部分地区资源相对富余的情况,其实是同时存在。通过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形成与人口分布相匹配、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布局,这样的想法也得到了不少代表的共鸣。
施文龙代表也提出,在优化教师队伍配置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因地制宜打通使用各个学段、不同学校的教育资源。
不少代表也表示,人口结构的变化,固然是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的挑战,但同时也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各级学校可以进一步探索深化小规模办学、“小班化”教学等模式,增强教育体系的服务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责任编辑:陆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