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进讲坛,为嘉定一中学子解码科研初心、启迪成长之路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时间:2025-05-17 21:40:51

科学院院士走进中学校园,能为高中学子带来怎样的精神指引呢?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金亚秋做客嘉定一中“院士大讲堂”,以“砥砺前行,我与祖国共命运”为题,为师生带来一场充满家国情怀与学术深度的思想盛宴,引领大家探寻求学初心,共筑强国梦想。

image.png

院士“零距离”,细述求学智慧

活动伊始,嘉定一中校长李元向金亚秋院士颁发聘书,感谢他对学校科学教育的支持。据介绍,金亚秋院士在微波遥感、电磁散射领域作出了卓越成就,不仅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更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践行者,其科研生涯始终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

金亚秋院士的报告从“发愤图强,自力更生,为国争光”和“竭诚尽责,九域振,簧门呼唤”两大板块展开。金院士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正如语文课本中“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任务;明天巨木成荫,让中华震惊世界”的诗句一样,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他“科技报国”的志向。

踏入大学校园后,金亚秋开启了如饥似渴的求知之旅。他白天泡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夜晚在宿舍钻研专业知识,凭借不懈努力,逐渐拥有了开阔的眼界与格局。他还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鼓励学生学会归纳小结,主动向更努力的人看齐,他说:“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要善于总结方法,不断向优秀的榜样学习,才能实现自我突破。”

在谈到“探秘科学——从探月工程到人工智能的技术跨越”时,金院士以“探月工程”和“人工智能与雷达遥感融合” 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微波遥感与雷达SAR遥感技术的应用。他详细展示了嫦娥7号卫星雷达数据处理内容,从数据采集的艰辛过程,到复杂的算法优化,再到最终呈现出的清晰月球表面图像,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直观感受科研成果的震撼。

此外,金院士提出“研究力公式”,强调扎实的学科基础和辩证思维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他通过列举大量实际案例,剖析如何在科研中运用辩证思维解决难题,为学生打开了科学研究的新视角。

image.png

以科学家之光,照亮学生成才之路

院士的智慧与情怀,如璀璨星辰照亮青年学子前行的方向。讲座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嘉定一中的学生们纷纷围绕“中学生如何参与科研实践”“研究中克服困难的方法”等问题踊跃发问,金院士以严谨与亲和的态度逐一回应,他期待学生们在高中的求学生涯中,扎实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未来世界的发展和祖国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学生张俊霖听完金院士的教诲,感慨道:“院士的讲座,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他讲述的中学时代立志科研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原来,科技报国的种子,在年少时就可以种下。我深刻体会到,在追求科学梦想的道路上,坚持与热爱是最强大的动力。我也要像金院士那样,在学习中保持专注与执着,为未来投身科研事业打下基石。”

学生朱珺晖坦言:“金院士展示的‘嫦娥’7号卫星雷达数据处理过程,让我对科研工作的复杂性和严谨性有了全新认识。这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这次讲座,我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积累知识,将来有能力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努力向金院士看齐。”

“院士大讲堂不仅是传播知识的课堂,更是厚植家国情怀的阵地。”校长李元表示,嘉定一中将继续依托这一平台,让更多顶尖科学家的思想之光,照亮青年学子的成长之路,培育更多“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力”的时代新人,为国家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image.png

记者 刘时玉

学校供图

责任编辑:刘时玉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