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人奋进,上海市教育大会引发热烈反响⑥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时间:2025-02-26 10:55:01

上海市教育大会2月14日举行。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聚焦弘扬教育家精神,聚焦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大会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上海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大会催人奋进,引发热烈反响,一起来看——

闵行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 恽敏霞

上海市教育大会紧扣上海教育事业发展新形势,就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作出系统布局、科学部署,明确重大举措、关键任务。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教育强市建设的各项要求,加快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稳步推进“AI+”赋能教育、全面深化“五育融合”、持续提升教育品质、重点提升教师育人素质,强化头部、抬高底部,打造顺应发展大势、契合百姓呼声、彰显闵行特色的教育强区。面对时代契机,全区教育系统必将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闵行高质量实施“一南一北”发展战略中携手并进、营造环境,在新时代上海教育强市建设中勇挑大梁、走在前列,全力以赴把国家“明确的教育”变为我们“落实的教育”、把百姓“渴望的教育”变为我们“奋斗的教育”,用心用情擦亮“闵行教育”金字品牌。

闵行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 徐明怡

闵行教育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上海教育大会精神,持续强化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继承创新“12369”行动战略,以培育时代新人、服务强国建设、赋能城市发展的三维视角,生动呈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闵行图景。深入推进上海“大思政课”整体试验区建设,聚焦全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强心铸魂、健体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化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依托“大零号湾”区位优势,深耕AI驱动教育变革新赛道,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人工智能前沿触摸未来,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闵行沃土。健全适应闵行人口变化特点的基础教育学位和师资供给调控机制,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推动基础教育向高位优质均衡发展迈进。

宝山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 张治

全市教育大会为新时代上海教育改革发展明确了战略方向,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与创新精神的激发。宝山教育要加快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改革、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上进行深度探索,始终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抓手,积极探索“新环境、新体系、新平台、新模式、新评价”,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同时,我们要大力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质量水平,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为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宝山力量。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 张晓波

上海市教育大会为新时代上海教育高质量发展擘画了蓝图。儿科医院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要进一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以学科建设为牵引,以培养临床科学家和优秀临床医生为目标,强化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打造高水平医学研究平台,塑造高素质师资队伍,继续探索和完善复旦特色的儿科医学教育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复旦儿科医院将以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贯彻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和“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以护佑儿童健康为核心,创新培养模式,引入新技术,狠抓教学质量,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全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儿科医疗服务贡献力量。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第二党支部书记、教授 张铁军

上海市教育大会的召开为新时代上海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公共卫生领域的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公共卫生学科是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现科学技术今后有望赋能公共卫生实践,为公共卫生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公共卫生教育和公共人才的培养将需要深化交叉融合,以“公卫+医理工文社”理念为指导,推动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环境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的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我与团队成员将共同努力构建“人工智能+公共卫生”教学模块,引入城市多源健康大数据分析案例,强化学生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

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系主任、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教授 李嫣

上海市教育大会为上海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指明了方向,我备受鼓舞。聚焦立德树人,我们一线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德才兼备的“干细胞式”拔尖创新药学人才;聚焦服务城市发展,我们将努力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与我市生物医药行业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干部师生深入学习大会精神,提升思想认识,加强自身建设,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深化对外交流,开展深度融合产业需求的课程改革,助力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为教育强市和生物医药产业腾飞贡献复旦上医药学力量。

上海市刘文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刘文

上海市教育大会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谱写教育强国建设“上海篇章”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教育大会的精神实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做到思政教育扎根祖国大地,讲深讲透讲活中国故事和上海改革发展故事。数智时代,比技术迭代更重要的是精神传承,最先进的机器仍需“匠心”驾驭。作为劳模文化研究工作者,“为劳模立传、为工匠铸魂、为时代育人”是我们的使命,要更加注重劳模精神与创新基因的深度交融研究,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基因注入数字洪流,以工匠之魂,铸时代新人。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高中地理教研员 陈大路

通过学习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我深感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研员肩负的使命。在地理教研工作中,我们要以“虹课优学”为品牌,通过数字化支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要充分利用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资源优势,开展多样化的地理考察等实践活动;要关注课程建设、教育生态、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通过教研活动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提升,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贡献力量。

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思政教师 李肖铜

上海市教育大会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一名高中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意识到思政大课堂应当立足新时代、紧贴大变局,与时代同频共振、与实践相互融入、与现实紧密结合。一是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尊重学生成长特点、遵循教学基本规律,一体化构建螺旋上升、学段衔接的思政课教学体系;二是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讲堂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从理论到现实、从经典到生活、从历史到未来,将常态化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将三尺讲台拓展到广阔天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贡献力量。

上海市虹口区丰镇第一小学科学教师 徐文怡

上海市教育大会强调须以高质量教育为总体目标,希望基层教育同仁可以为国育才,同时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努力成为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教师团队的一员。作为基层教师,我要紧跟时代步伐,多学习、多见识、多分享、多带动、多组织,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去参与、领略盛大的科学活动和赛事,同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资源带回校园分享给大家,让身边的教师更能在我的影响下抓住机遇、走出舒适圈,发挥潜能,挑战更多任务,实现质的成长。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